2021年10月28日下午,重庆大学78名2021年新进教职工前往红岩革命纪念馆参加了专题培训。党委教师工作部联合校人事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共同组织开展了“学党史铸师魂育新人”师德专题教育活动。
/ 校园活动
2021年12月10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暨重庆大学2021年新进教职工入职培训报告会在学校民主湖报告厅举行,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作宣讲报告。
/ 学校宣传
近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学党史 崇师德 育新人”师德师风主题征文比赛和师德师风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我校多项报送案例取得可喜成绩。
/ 学校宣传
2022年3月18日下午,重庆大学召开2022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报告会,会议由校党委书记舒立春主持。
/ 校园活动
9月9日晚,2022年重庆市“最美教师”发布仪式在重庆卫视播出,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等联合发布了2022年重庆市“最美教师”名单,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蒋斌光荣入选并接受表彰。
/ 新闻公告
日前,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联合开展的重庆市2022年度“新时代好少年、好老师、好家长”学习宣传活动结果揭晓,重庆大学教师电气工程学院蒋兴良教授获评重庆市2022年度“新时代好老师”。
/ 学校宣传
重庆大学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于2022年9月25日(星期日)上午10:00在虎溪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大剧场举行。
/ 开学典礼
袁塑钦,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2018级本科生,
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最高荣誉获得者,
他利用仿生技术对足式步态运动进行改进,
解决机器人“痛点”。
创新是他的标签,勇敢追梦是他的本色。
在国际赛场上他展现出优秀的综合能力,
所在的团队荣获
Global Grand Challenges
Student Co-Lab event第二名。
/ 校园活动
王心怡,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编导大类21级学生。
她热爱摄影,用快门捕捉自由的瞬间。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
她发起“挑战拍满99个重大学子”的
摄影活动,引起了广泛关注。
她就是名副其实的玩转光影的魔术师。
/ 其它
本次纳新宣讲会的顺利举行,使2022级新生们充分了解到团委学生会及各个社团,拓宽了2022级本科生为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发展方向的选择道路,同时也为学院团委学生会后续纳新工作浇筑了坚实的基础。
9月23日,在经过两轮面试考察以后,团委学生会迎来一批鲜活的血液。在各部门干部与干事的合作之下,院团委学生会将会继续打造组织有序、规划有度、执行有力的全面综合平台,为外院学子与学生组织在未来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打造强劲引擎。
/ 校园活动
接下来,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分别从部门简介、部门职能、成员介绍、工作成果这四方面进行了宣讲发言。通过简洁的幻灯片、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各部门的职能与亮点。各社团宣讲负责人们运用结构图等形式就协会工作内容,开展的常规活动进行了展示,使新生们通过其所展示的图文直观了解到了各社团的项目与特点。
/ 校园活动
截止9月25日,在外国语学院团委指导下,学生会及各社团组织陆续完成了新生的迎新纳新工作,新一届学生工作也即将迎来新的气象。
2022年9月11日14:00,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2022年纳新宣讲会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形式举行。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汪俣婧老师,团委副书记梁兰云、学生会执行主席王梓豫,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刘佳曦、童欣瑶、周文垚出席了此次宣讲大会。2022级全体新生、团委学生会干部成员、学院指导的各校院级社团的负责人参加了本次宣讲。
/ 社团活动
“一盘散沙”的国民性
乔治·马戛尔尼是第一个访问清王朝的英国使者。他在中国兜兜转转了半年,见了不少人事,在访华日记里他不止一次地写道:“中国人冷漠、无情甚至残忍。”
后来,进入近代,陆陆续续有更多官方使者和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打量着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和她的国民。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没有现代国民性”,“没有公心”,“相互猜忌和倾轧”。最终归结为一个词——“一盘散沙”。
看起来,这似乎是小农经济下中国人骨子里的劣根性。在国家危亡的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也越来越认同这些外国人贴给我们的民族标签,乃至形成一种默认:在团体组织方面和社会公心层面,中国人天生就比不上西方人。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现代集体生活训练”
1911年,在四川保路运动的请愿群众里,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叫卢作孚。卢作孚从小家境贫寒,只有小学学历,后来全靠自学成才。
在辛亥革命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卢作孚,渐渐接受了孙中山“团体救国论”的思想。关于“一盘散沙”的定论和中国人的团体性问题,他有自己的思考和实践。
在四川时,卢作孚曾感叹:“四川人太没有问题,太没有公共的问题了!”他号召大家以公共理想代替个人理想。为此,他创建民生公司,发起了一次著名的“现代集体生活”训练。
民生公司采取了一种新颖的公司组织形式,被称为“四统制”。这种公司体制效率很高,在中外管理史上为卢作孚首创。不仅如此,民生公司还公开面向社会招聘人员,打破了过去熟人介绍的招聘模式,这也是中国民营企业史上的第一例。另外,民生公司还建立了顺畅的晋升机制。这种机制带了强烈的凝聚力和团结感,令老员工们感慨万千:“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进了民生我终生就定了。”
卢作孚创建的民生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率先实现了川江上的全年航运。后来,1938年,正值武汉沦陷之际,宜昌有10万多吨的物资等待后撤。卢作孚带领民生公司在这国难当头挺身而出。40天内,民生公司全体船员全力出战,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按时完成了抢运任务,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强大的企业内部凝聚力,民生公司很难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
毫无疑问,卢作孚和民生公司的实践证明了:社会公德和合作精神并不是特定种族的天赋。
具体的人事、具体的联结
卢作孚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企业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1937年,抗战爆发,大量工商业内迁。重庆大学应重庆市政府要求设立商学院,聘请卢作孚任兼职教授。卢作孚结合自己管理民生公司的经验,向学生们传授《工商管理》课程。
在重庆北碚,卢作孚还进行了一场乡村试验。短短二十年间,北碚从一个落后村庄变为“具有现代化雏形”的城市。卢作孚在北碚不仅修工厂,修道路,还建学校,建花园。他的理念是:“乡村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把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部分推广到农村。”
纵观卢作孚一生的四个阶段,从革命救国到教育救国,从实业救国到乡村建设,可以发现,他在种种道路上进行的探索其实有一个最中心的主题,那就是对中国人国民性的探索。
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吗?这个问题曾困扰一代知识分子。就像鲁迅在去世前写:“我至今还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质》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鲁迅先生留下的,其实是一个仍待证明而未决的问题,却并不是定论。而卢作孚的实践证明了,“中国人纵然有一盘散沙之称,但可以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行动团结起来。”中国人也可以爱那些具体的人事、具体的联结。
事实上,每在历史的转折处,我们都能看到这样富有凝聚力的时刻。而当下,我们其实正身处一个迫切需要团结、拥抱与爱的时代。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或许就能给他人带来莫大的慰藉。
/ 校园活动
下午3点,面试准时开始,面试分为三个小组,每个组的面试官都由主席团成员及各大部门部长或副部长组成。每次邀请一位面试者进入会议室,每人面试时间15分钟。现场气氛紧张且严肃。
面试结束后,面试官们进行了讨论,决定了面试者的去留和部门。
/ 校园活动
由于疫情原因,本次秋季纳新活动在线上通过腾讯会议举行。活动开始前,首先播放了一段四分钟左右的关于研团的趣味暖场视频。
活动开始,主持人张禧颖作简要纳新介绍后,由陈兰书记对参与纳新宣讲会的新生进行致辞,她强调了管科研团担负了学院、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同时也为同学们个人能力提升锻炼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平台。陈兰对大家的加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对大家给予殷切的期望,希望大家积极工作,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能够从中锻炼自我,成长成才。
/ 校园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管科学院团委学生会(以下简称“管科团学”)组织建设,确保团学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开展,2022年9月4日上午9点,管科团学2022届部门负责人换届选举大会顺利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的评委老师有管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兰、院学办主任王涛、院学办副主任李志杨、院团委书记杨星莹、21级本科生辅导员侯伟迪,团学2022届主席团成员、各部门原负责人出席会议,大会由21级本科生何琬琪主持。
/ 校园活动
2022年9月17日上午9点半,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团委研究生会2022年秋季内部培训会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举办。本次培训会由管科研团办公室承办,旨在针对积分考核管理制度、内部管理制度、推文写作、新闻稿写作及财务报销五个方面展开培训。与会人员包括管科研团各部门新老成员,由办公室干事李鑫茹担任主持人。
/ 校园活动
秋风送爽
丰富多彩的研究生生活开启了新的征程
作为新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抹色彩
学术论文
是令多少人焦头烂额的存在!!
屏幕前的你
还在因为对论文选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而感到彷徨吗?
还在因为找不到合适、有创新性的选题
而感到困扰吗?
那就看过来吧~
本次我们邀请到了一位学术界的“大牛”
来为大家分享
关于论文选题写作的几点看法
相信无论你是刚入学的“新人”
还是即将开始撰写论文的“老同学”
都将会在本次活动中收获颇丰!
/ 校园活动
重庆大学研究生会拍了拍你
并向你伸出“圆手”
递出一份
仅剩6小时的秋日邀约
在这里
你能近距离接触学术资源
在学海中徜徉
在这里
你能策划出一项项
精彩的体育赛事
在欢呼声中收获满足
/ 校园活动
“学术之星”人物专访
吴道福
- 厚积薄发,永不止步 -
如何高效完成科研?
如何在生活中平衡学习、科研和工作?
对面深造和就业问题你是否也存在迷茫?
本次“学术之星”人物专访我们邀请到了
光电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吴道福
来和我们分享他研究生的进阶故事
/ 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