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增强同学们抗击疫情的信心与决心,营造积极向上的战“疫”育人环境,本科生院积极推进三全育人,注重五育并举,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同心战疫,青春有我”系列学生活动。连日来,重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增强同学们抗击疫情的信心与决心,营造积极向上的战“疫”育人环境,本科生院新生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担当作为,全体辅导员驻守虎溪校区,投身校园抗疫一线。在做好日常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本科生院积极推进三全育人,注重五育并举,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同心战疫,青春有我”系列活动,提供线上学业指导、情绪疏导,组织文化活动、劳动活动,联络师生、同学情谊,让育人初心和青春力量在战“疫”中发光发热,点燃疫情防控的“育人引擎”。
/ 校园活动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校领导的支持和学校防控办的指导下,社区办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勇于担当,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办职工身体力行活跃在疫情防控一线。全体人员以办公室为家,闭环管理,24小时随时待命,统筹社区事务,参与封控楼栋、隔离转运、环境消杀、物资保供等工作。凌晨2点还在忙碌是工作常态,天未大亮,社区办职工的身影又出现在住宅区封控楼栋现场。他们丝毫不敢懈怠,在各自的岗位上全力以赴做好抗疫工作。“只有看到学校社区一切如常,我们心里才能踏实。”社区办党支部书记李艾冬说。“疫情防控不停歇,工作推动不停步”是冲锋在防控一线战斗员们的口号。社区办整合资源,加强协调,与属地政府协同,将疫情防控责任层层压实,以辖区各个网格为作战单元,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管控到位。在人员匮乏,多日鏖战的情况下,为更好地对混管阳性单采复核全链条追踪,社区办参与疫情防控“混管追阳”专班,面对复杂疫情,排查密接、研判风险区域,加强统筹协调,“快、准、细”联动协同“追阳”、隔离转运、消杀服务。
/ 校园活动
11月25日,《科技日报》专题报道《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 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大学校长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邀请部分大学校长同时也是两院院士撰文,结合高校实际,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谈学习体会和落实举措。重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发表《以人才支撑成渝经济建设》,全文如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作为国家布局在重庆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要充分发挥大学职能作用和综合优势,为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培养、汇聚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一方面,要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近年来,重庆大学统筹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制定实施《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和卓越研究生教育,持续提升综合育人水平和培养质量。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工科优势,积极推进新工科教育改革,在国内率先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分类界限,实施以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试点,构建“本研一体”的一流新工科教育和科创平台,大力培养具有设计思维、工程思维和系统思维的创新领军人才。随着学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首批试点高校,接下来,我们将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需求,以解决更多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问题为导向,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努力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拔尖创新人才资源。
另一方面,要持续汇聚顶尖优秀人才。近年来,重庆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深化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制定出台“3+7”人事人才制度政策,构建起“四层次七类别”人才引育金字塔,形成多层次、系统性的人才队伍发展体系,积极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氛围。2019年至今,引进专任教师732人,培育各类国家级人才126人次。同时,在重庆市政府的资助下,重庆大学大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校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先后录用博士后青年人才1290人。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用好这些政策举措,通过持续优化学校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质量,不断推动改善重庆高端人才的整体配置,增强城市的创新活力、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专章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了一体化部署,强调要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提出了更高要求,寄予了更大期望,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站位定位,切实增强“国家队”意识,更好地担当起“国家队”使命。
从建校的第一天起,重庆大学就把人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把培养人才、汇聚人才作为学校最核心的职能,始终以培养造就“行业精英、国家栋梁”为己任,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40余万名高素质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超过一半的人留在我国西南五省市就业创业,为西南地区尤其是重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面向未来,重庆大学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心怀“国之大者”,抢抓机遇,守正创新,奋勇前行,突出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度融入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为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 校园活动
思维的律动,在笔尖迸出了火花,
专注的倾听,留在纸上一笔一划。
笔记,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求索,
更是重大人“勤学业”最好的见证!
上网课重大学子毫不懈怠,
认真坚守“课桌前”!
不同专业的重大人笔记长什么样?
今天小薇带你揭秘cqu“学霸秘籍”。
/ 校园活动
摊开书本,在寒气未散的清晨。
日日相见,
桌旁的一草一木也熟悉了你的身影。
风来风去,风中犹有读书声。
你相信积累的力量,
文字入眼,入耳,更入心。
日复一日,
你在图书馆里埋头苦干。
这是一场无声的长跑,
而你,早已习惯。
马不停蹄地向梦想的远方前行。
/ 校园活动
无论是常态化疫情防控,还是在打响疫情歼灭战的关键时刻,有这样一群人一直用忠诚和担当践行着“守牢一道门、护好一校人”的庄严承诺。校门值守、校园巡逻、应急处突、排忧解难……他们是坚守在抗疫一线、时刻在师生身边的“保卫蓝”。面对当前全市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学校保卫处闻令而动,严密部署,科学有力管控校门的人员、车辆通行,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在让师生员工、社区居民努力“静”下来的同时,迅速让保卫队伍“动”起来,动员所有居住在校外的职工、队员带上生活用品第一时间入住办公室、会议室、临时住宿点实现闭环管理,确保“人员不少、队伍不减”,有充足的安保力量守护校园和师生安全。
/ 校园活动
“ 趁这段时间锻炼,
等疫情结束以后‘惊艳’所有人。” A区10舍810室,来自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2020级机自专业的四个大男生,疫情期间在寝室相互督促、坚持锻炼。“其实我们以前也各自有锻炼的习惯,但是这学期我们决定坚持得更好一点。”据了解,寝室成员中的张振最早开始锻炼,他也成了寝室的“小教练”。之前张振和另一位寝室同学邓舟会去健身房锻炼,疫情期间就在宿舍锻炼。另外两位同学贺星杰和高一翔也被带动起来,贺星杰买了哑铃,高一翔还会去爬楼梯。现在锻炼已经是810寝室的日常了!
/ 校园活动
该项目以现有的国家级平台为核心,以板块化构建为载体,推动相近学科、相近领域进行整合优化,构建先进制造、智慧能源、低碳技术、先进材料、电子器件、人工智能、前沿交叉、公共平台、科学传播、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创新主体板块,并且形成相互交叉协作的创新环境,将成为引领和支撑重庆及国家西部地区基础研究和创新发展的高端实验研究高地,高端研究人才聚集和高素质人才培养高地,基础前沿研究和重大科技需求的策源地。
/ 校园活动
12月31日,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市政府副市长,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熊雪,市政府副秘书长凌凡,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黄政,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明炬,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左永祥,高新开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国平,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重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等所有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出席开工活动。
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改革发展局、科技创新局,高新开发集团规划建设部、城市建设集团,重庆大学党办校办、发规处、基建处、实设处等部门和相关学院负责人以及建设项目工人代表参加活动。
/ 校园活动
在众多优秀作品中,我校所创作的《巴女拓影》《龙耀中华》等舞蹈脱颖而出,我校艺术学院坚持创作要扎根人民,亲近人民,表现人民,要做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围绕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独有的巴渝文化和当地民族精神,在此次比赛中深挖传统文化、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彰显民族气魄,表现出巴人独有的风格与气质。从教室到舞台,从理论到实践,参赛老师以身作则带领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此次,重庆大学共选送作品11个,并获得群舞组一等奖2个,群舞组二等奖3个,单双三组一等奖1个,单双三组二等奖1个,单双三组三等奖4个。包含独舞、双人舞、群舞等,涵盖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现当代舞等多种类别。展现出学校近年的艺术风采和专业功底。为重庆舞蹈文化、舞蹈教育事业及舞蹈社会影响献出属于重大人的一份力。
/ 校园活动
本届舞蹈比赛受疫情影响更改了赛期和比赛方式,我校参赛师生在响应国家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备战比赛,把汗水和努力一遍遍留在排练厅。发扬重大精神,严于律己,坚持不懈,最终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众多优秀作品中,我校所创作的《巴女拓影》《龙耀中华》等舞蹈脱颖而出,我校艺术学院坚持创作要扎根人民,亲近人民,表现人民,要做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围绕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独有的巴渝文化和当地民族精神,在此次比赛中深挖传统文化、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彰显民族气魄,表现出巴人独有的风格与气质。从教室到舞台,从理论到实践,参赛老师以身作则带领学生讲好中国故事。
/ 校园活动
近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重庆市舞蹈家协会承办的第七届重庆市舞蹈比赛圆满落幕。
此次,重庆大学共选送作品11个,并获得群舞组一等奖2个,群舞组二等奖3个,单双三组一等奖1个,单双三组二等奖1个,单双三组三等奖4个。包含独舞、双人舞、群舞等,涵盖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现当代舞等多种类别。展现出学校近年的艺术风采和专业功底。为重庆舞蹈文化、舞蹈教育事业及舞蹈社会影响献出属于重大人的一份力。
/ 校园活动
10月31日15时37分,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热烈祝贺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楼大厅内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师生在这里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并邀请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阿尔法对日定向驱动机构对构齿轮传动研发负责人陈兵奎,讲述他历时8年攻克极端工况下对构齿轮多项关键技术,助力“问天”和“梦天”24小时不间断追踪太阳的科研经历。
/ 校园活动
“树立远大理想,勇于将小我融入祖国大我,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党的二十大代表、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最近连续为学校2022级本科生上了数堂形势政策课。舒立春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勉励同学们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重托,以重大人的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重庆大学迅速成立了由党的二十大代表、校领导、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党支部委员、团学骨干等183人组成的师生宣讲团,以传达报告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形势政策课、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宣讲,在全校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 校园活动
这里有沉浸式全景体验,
在360度全景教室体验3D立体课程,感受科技之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以昂扬的奋斗之姿,
在科研创新中成就青春理想,
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重大力量!
学生交叉创新中心,等你来创!
/ 校园活动
还有酷炫激光标刻!
运用激光打标设备个性你的专属物品,
现场制作可携带U盘、钢笔等。
这里中心大厅,
通透开阔,自由舒展,
打造开放创新讲堂。
/ 校园活动
这里是开放制作间。
提供设备与场地,
零件组装、思维碰撞,助力DIY发烧友的成长。
在这里你可以——
体验机械传动工艺品加工。
通过绘图软件绘制图纸,
使用激光切割机制作加工机械传动工艺品。
/ 校园活动
这里是制造中心、工培中心。
多样设备应有尽有,
开设多学科制造课程与工程训练。在这里你可以——
看航天智慧物流机器人表演秀
体验机器人操作系统 ROS,
在ROS 的基础上开发了许多诸如定位建图、运动规划、
感知认知、仿真验证等上层功能软件包。
/ 校园活动
还可以体验VR头显,
借助VR头显来进行VR观影或VR游戏,
体验虚拟现实世界。这里是制造中心、工培中心。
多样设备应有尽有,
开设多学科制造课程与工程训练。
在这里你可以——
看航天智慧物流机器人表演秀
体验机器人操作系统 ROS,
在ROS 的基础上开发了许多诸如定位建图、运动规划、
感知认知、仿真验证等上层功能软件包。
/ 校园活动
这里是机器人实验室。
与机甲大师一起烧脑研发,
体验热血机械的制作。
在这里你可以——
获得3D打印体验,
了解3D打印加工原理,
感受3D模型转化为实物的过程。
/ 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