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熙(1909-01-03~2001-01-01) 中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江苏吴江人,生于上海,卒于北京。
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35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硕士学位,1937年获博士学位。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黄文熙是水工结构和岩土工程专家,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在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几个领域中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致力于水利水电工程教育事业半个多世纪,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
1909年1月3日,出生于上海一个乡绅家庭,祖籍江苏省吴江县(今苏州市吴江区)。少年时,父亲经商屡遭失败,因而家境日趋困难。为了日后能有稳定的职业,他进入了培养邮政和海关业务人才的上海民立中学。毕业后,先在暨南大学学习商科,后改学理工科,又先后在大同大学理预科、河海工科大学学习。
1929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 土木工程系,获工科学士学位。留校任教一年半后到上海慎昌洋行建筑部任结构设计员,参加了几座高层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在设计一座17层钢架结构时,创造了“框架力矩直接分配法”,完满地完成了设计任务,深得当时建筑部主任的赞赏,称誉他“具有解决困难任务的特殊能力”。
1933年,黄文熙考取清华大学第一届留美公费生,主修河工专业。学校指定中国河工专业的创始人李仪祉和沈百先为导师,先安排在国内参观实习一年,1934年秋人美国依阿华大学,1935年春转至密歇根大学,师从S.铁摩辛柯(Timoshenko)及H.W.金(King)两位教授,学习力学和水工建筑,在取得硕士学位时因成绩优秀被授予斐加斐荣誉奖章,并破格免试攻读博士学位。他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格栅法在拱坝、壳体和平板分析中的应用》,受到导师和答辩委员们的称赞,并被授予西格玛赛荣誉奖章,当时,《底特律日报》和《密歇根日报》都有专文称赞他是“密歇根大学多年来才华最出众的学生,在结构和水利工程两个领域内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在美学习期间,他还受到土力学奠基人K.太沙基(Terzaghi)的深刻影响,对当时尚属新兴学科的土力学给予高度注视。1937年初取得博士学位后,他又到美国垦务局实习半年,参观、考察了十几个正在建设的大坝工地。
归国以后,他在国内首开土力学课程;建立了国内大学的第一个土工实验室。善于抓住生产实践中的关键性学术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基本研究,十分注意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
例如创导用栅法分析拱坝应力阐明影响砂土液化的许多因素,并创议用振动三轴仪研究液化问题等。建议用砂井和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用反滤层和排水井防止闸坝地基渗透破坏;用补偿基础原理建造水闸;用就地浇注混凝土防渗墙阻塞砂粒地基的渗漏等。参加了治淮和治黄工程中一些水闸和佛子岭、梅山、板桥、岳城、新丰江、毛家村等水坝的科研与加固工作,以 及武汉长江大桥、上海宝山钢厂及其它一些工程的有关河道冲刷防护与地基加固处理的咨询工作,并对这些工程提出了积极建议。
1937年夏抗日战争前夕,黄文熙接受中央大学的邀聘,毅然回国。由于中央大学已内迁,他先后在杭州浙江水利局和西安东北大学短暂工作,1937年冬几经辗转到达重庆。此后他在中央大学水利系担任教授、系主任,并兼任水利部水利讲座、中央水利实验处特约研究员、土工实验室主任等职。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校迁返南京。在40年代,他不顾身患肺结核病,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了《挡土墙土压力研究》、《水工建筑物的土壤地基的沉降量与地基中应力分布》等论文,多次受到当时水利部的嘉奖。
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南京大学后,任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工程系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先后在南京工学院、华东水利学院任教。1952至1956在河海大学任教授并创立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同时担任水利部南京水利实验处处长,为建国初期中国的水利水电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56年起,黄文熙调任清华大学教授并兼任水利部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58年水利科学研究院改组为水利部、电力部所属的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他在清华大学执教的同时,仍兼任该院副院长,负责全院的学术领导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曾被隔离审查,但仍关心国际上土力学的发展,为土的本构关系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1978年,他以古稀之年出任清华大学水利系土力学教研组主任,创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同时兼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顾问。他亲自为年轻教师和研究生讲授高等土力学课程,选派教师、研究生出国学习、进修,筹划试验室的现代化建设,确定科研方向和课题,并给以具体指导。他带出了一支有良好学风的教学、科研队伍,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硕士和博士生,取得许多优秀的科研成果。